总第三十五讲导师研讨课于2019年10月22日在开云线上(中国)官方网站双梧斋·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中心举行,主讲人为开云线上(中国)官方网站陈盛老师,本次导师研讨课主题为“垮掉派文学运动在美国西海岸”。
本课以“垮掉派”文学运动的概念切入,讲授美国20世纪50-70年代的“垮掉派”文学运动(成员包括杰克·凯鲁亚克、艾伦·金斯伯格、尼尔·卡萨迪等)从东岸,即哥伦比亚大学、时代广场等地,转移到西海岸,即旧金山、北滩等地的原因及过程,以及在西海岸展开的“六画廊诗歌朗诵会”以及“城市之光”书店等地开展的文学活动。同时,老师还介绍了金斯伯格的长诗《嚎叫》和凯鲁亚克《在路上》的问世过程。
“垮掉派”文学运动是一种社会现象,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的思想状态和心里情感状态。他们自称是“没有目标的反叛者,没有口号的鼓励者,没有纲领的革命者”。
“垮掉派”主要作家及作品:杰克·凯鲁亚克《在路上》、艾伦·金斯伯格《嚎叫》、威廉·伯罗斯《裸体午餐》。而其中的作品《在路上》的原卷稿是由作者“垮掉派之王”凯鲁亚克花费21天时间将手稿一张张贴上的,对于年轻人来说像是从书中看到自己,其中有名的一句话“我还年轻,我渴望上路”更是对年轻人追求梦想的激励。
从东海岸到西海岸:“垮掉派”转移至西海岸的原因是激进思想在东部无法发展。“垮掉派”与其他反文化力量聚集在美国西海岸,其中包括黑山派诗人、旧金山文艺复兴诗人、其他波西米亚地下文学创作者。“垮掉派”在西海岸打造自己的文学推广机构和文学推广形式:“城市之光”书店及出版社、“六画廊”诗歌朗诵会。
“垮掉派”从西海岸迈入美国文坛后的发展特点:作品内容的社会批判性凸显、文学形式日趋成熟、精进和丰富、作品产出丰富、作为一支反文化文学力量迈入美国文坛。
本次研讨课老师主要围绕凯鲁亚克的生平活动而展开对“垮掉派”文学运动的叙述,课堂生动有趣,课题内容深入浅出,旨在让同学们对“垮掉派”文学运动的背景及其人物和作品有初步了解。课堂探讨环节学生就其文学运动过程进行详细询问,老师一一耐心解答,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师生互动。